1.国人为什么越来越讨厌三星手机了

2.想请教下各位高手们。三星,LG这两个韩国品牌的手机哪一个好?

3.3星note7召回,怎么差别对待

3星手机是哪个国家的品牌_三星手机是哪国的牌子

手机截屏是指将手机当前的页面全屏截取下来并保存为的功能,三星手机截屏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同时按住屏幕底部的Home键和电源键,保持大约2~3秒,看到屏幕边框闪动松手即截屏成功。

方法二:待机-应用程序-设定--动作与手势-手掌动作-手掌动作滑块开启-截取屏幕滑块开启已开启。(S5手机该选项为手掌滑动以捕捉-开启)-直接用手的侧面从右至左(从左至右)划过屏幕即可截图。

方法三:待机-应用程序-设定--功能-(敏捷度和互动)-助理菜单-助理菜单滑块开启-白色方框选择截屏即可。

若使用的是Note系列手机,还可以通过手写笔进行截图。操作:取出手写笔-按住手写笔上的按键并点住屏幕即可截屏,截屏后点击右上角对号保存即可。

若方法正确仍无法截屏,可以备份重要数据(联系人、照片、备忘录等)恢复出厂设置尝试。

国人为什么越来越讨厌三星手机了

不可否认的是,三星仍然是世界上最畅销的手机制造商,但在中国的不良表现可能预示着变化的到来.三星手机为什么输给中国?让金投小编为你解答吧!

早在前,三星以最新的技术和美丽的形式在中国市场很受欢迎,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5分之1,每销售5部手机就有3星,但今年市场占有率勉强维持在1%左右,在中国留学的韩国学生和商界人士的购买力

销售量不行了,当然不能生产太多,以前热的生产线看起来很冷.三星在中国有两家整个工厂,但随着天津工厂去年年底完全关闭,最近广东惠州工厂也关闭,惠州工厂从1990年代开始存在,三星是中国最主要的生产工厂.惠州工厂一旦关闭,意味着三星几乎放弃了手机在中国的布局.

全球行业竞争激化,人工费上涨,中国人对自主品牌认同感的上升共同促进了三星手机的中国败局.

众所周知,除了少数原始落后的地区,手机已经成为人手必备的智能硬件,这个市场已经从增量市场转变为库存市场,你家的销售额增加,其他家的销售额必然下降,近年来崛起的华米OV更是销售额不可命的主要,国内手机市场的腥臭

与此同时,中国在经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巨变后,已经不再是那个印象中的世界工厂,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包括富士康在内的制造大户有将生产能力转移到平均工资更便宜的印度和东南亚,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现有人口结构的必然结果,不以人的意志转移.

不仅如此,三星产品本身的质量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早在25年前,三星一手推到顶峰的李健熙就主持了自曝家丑破釜沉舟的仪式,十几万台当时三星的主力机型anycall被SH700手机当众销毁,意思是虎门销售烟雾,主要是这部手机的质量令人担心,问题不断,李爷爷的朋友面前下不来

但是,记得吃不记得的三星在2016年发售note7后,李先生没有插手,自己开始烧了.

Note7开始在世界各地制造爆炸,充电自己燃烧,使用后开始燃烧,安静地放在那里,不知道为什么开始燃烧,暂时买note7的大众感到不安,睡不着觉,怕不注意自己的家就不见了.

更让三星绝望的是,各大航空公司也开始将note7列为易燃易爆品,禁止乘客带飞机,相当于判处note7.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精神,歪果仁可能忘记性很大,但中华民族善于总结历史.

对质量的忧虑,如果不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那三星的生命之门只能说是护城河.

4G时代不希望手机看录像,越来越大的屏幕成为各种手机的标准,三星更愿意在屏幕上下血本,但从苹果到华为看大屏幕的优势,我们做不到吗?

随着手机产业链的逐渐成熟,除了三星手中的Oled,普通厂家的屏幕也可以做多大,没有特色也逐渐成为三星的特色.

形势今年对三星来说变得更加复杂,前几天日本的原材料禁令实际上三星措手不及,你的手机不是很厉害吗?高级屏幕不是垄断吗?是的,原材料被你掐了,你的熟练女人也不会煮米吧.

限制的3种材料出口正好是制造OLED屏幕和芯片的重要材料,可以说是勒住3星的7英寸,勒住韩国的7英寸.

三星占韩国五分之一的GDP,李健熙说韩国经济颤抖,三星业绩下降直接影响韩国国民经济运营,日本和韩国历史以来纷争不断,这次日本的出手也决不是暂时的出手,国家之间的斗争通常是各种突发的预案

想请教下各位高手们。三星,LG这两个韩国品牌的手机哪一个好?

三星手机在全球领域依然处在主导地位,但从国内市场环境来看,首先苹果,华为,oppo,vivo,这些手机在人们的心目中根深蒂固,与三星的市场份额相差不多,甚至远大于其在国内市场份额。随着国产手机品牌的崛起,我相信不久国产手机将推广至全球,与目前处于领导地位的苹果三星分一分“洋利”。

从产品性能来看,很多用户在使用三星手机后体验效果不佳,比如手机电池磨损较快,手机越玩越卡等突出问题。性价比真心不如华为,oppo,小米这些物美价廉的国产手机,当然高档价格产品定位的苹果性能优越,三星的特色逐渐不突出,被缺点掩盖(本人和身边的朋友也购买过中档价格层次的三星手机,一年半后巨卡,看来不是价格越贵手机越好)

从政治环境来看,美国在韩国的萨德部署,以及韩国近年来的挑衅行为使得国人对这个居心不轨的小国深恶痛绝,国内的抵制韩货运动(如乐天)也是层出不穷,总而言之,韩国的口碑在大陆向来不好,所谓恨屋及乌,顾客难免会把感情强加在购买产品上,但单单从这一点就定义国人讨厌三星手机,实属片面且欠妥当,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纯手打,仅供参考。

3星note7召回,怎么差别对待

三星的手机以做工,屏幕,外形工业设计这几个方面为最大的优势!

在现在国内所销售的手机里面,三星的做工是最好的,屏幕也是一流的!外形也是最漂亮的,但是,三星再强大也无法鱼和熊掌兼得,比如说一个三星的超薄手机就好,三星能把直板手机做为5.9MM.翻盖做为9.6MM,但是就牺牲了待机时间和手机里面的功能!

还有的就是三星的待机时间短,这是三星最大的一个软肋,原因我自己估计和三星的屏幕关系最大,因为三星大部分的手机装载的是自家的四原色液晶,亮度和最比度都很高,但是绝对的耗电!

三星所推出的高技术其实也不是很好,毕竟是第一个吃螃蟹!比如那个800万的摄像头,一般般吧,中上水平!摄像头的真的很难说,任何一个品牌,你拿10个同样的手机,拍出来的都是不一样,我觉得和诺基亚,摩托,索爱的都差不多!

三星的质量基本上还是非常可靠的,特别是三星的翻盖和滑盖,这点我最有感受的了,三星的排线很可靠,买滑盖和翻盖的就买三星!还有一些细节也是别的厂家没有的,三星很多手机;连一个耳机接口都会设计一个防尘塞,很人性化的说...

三星的功能比较普通,比较一般...主要的软肋就是待机的时间短!

最主要的特色就是做工一流,外形设计漂亮!

三星GalaxyNote7 发生多起起火事故后,在第一批召回10国名单中,并不包含中国,直到在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进行约谈和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决定自10月11日起,召回在中国大陆地区销售的全部 SM-N9300GalaxyNote7手机,共计 190984台,而在美国与在中国召回细则中,存在明星不公对待。

在美国召回,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第一,用户如果选择换取三星品牌其他型号的智能手机,将获得最高100美元的优惠劵。第二种选择是,如果用户全额退款,或换购其他品牌的智能手机,那么总计可以获得25美元的优惠券。

这两项政策明显都要优于给予中国消费者的召回政策。

10月11日,三星在中国大陆启动Note 7召回。据国家质检总局披露,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决定自2016年10月11日起,召回在中国大陆地区销售的全部SM-N9300 Galaxy Note 7数字移动电话机,共计190984台(包含2016年9月14日公告首次召回的1858台产品)。

而具体的召回方式同样有两种,一是,免费为消费者更换为其他型号全新三星手机,并退还两个产品之间的差价,赠送购物券300元;二是按照原购买价格全额退款,同时回收产品。

也就是说,选择第一种方式的中国消费者将获得300元人民币的优惠,但选择同样方式的美国消费者享受的优惠为100美元,相当于670元人民币。而选择第二种召回方式的中国消费者,只有退款,没有更多的补偿,美国消费者则可以获得约等于168元人民币的补偿。

不只是美国,三星在韩国推出的召回政策也明显比中国优越。

在韩国, Note7用户如果更换其他三星品牌智能手机,最多可享受价值达10万韩元的优惠,折合人民币约595元,退货或更换另一家公司智能手机可获得价值达3万韩元的优惠券,折合人民币198元。

三星召回,只是比发声明代价更高的危机公关。对中国市场来说,也应反思,为什么三星和其他一些国际大企业,总是在中国市场设立双重标准,消费维权环境应该如何改善。中美都是三星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为什么三星对于美国消费者是予取予求,对于中国消费者则不乏抹黑、威胁?一方面,是中国消费者维权机制不够强大,缺乏与大企业集体博弈的动员能力,通常只能以个体方式与大企业斗争维权。中国第四起爆炸用户持续数十天的独自斗争,第五起用户辞掉工作到北京寻求第三方客观检测机构等等,表明了中国消费者维权的困境。即使维权理由再充分,三星也不惮于显示傲慢的一面。另一方面,质检部门没有迅速启动缺陷调查,对问题产品的处理机制过于繁琐,考量过多,三星不屑于及时给出解决方案。

存在这种双重标准,一方面来自我国自身监管不足,魄力不够;另一方面也是这些国际大企业屡屡挑战我国法律权威。在这方面我们国家有关部门需及时取措施,该亮剑时绝不手软。

根据最新三星公告,中国的召回政策比韩国美国都要更好,退货补贴200元,换货补贴600元。但由于前期对于中国市场的态度,仍然让太多的消费者失望至极。